童年,对红糖的爱恨交加
初冬时节,卖甘蔗的蔗农又开始熬糖,红糖又进入大众视野。
走过集市,瞧着这些挑着熬制好的红糖来卖的老伯们,我赶紧买了两斤,回家侍弄美食。
红糖是老少咸宜的大众化食品。红糖姜茶、红糖年糕,掺了红糖的甜酒,以甘蔗为唯一原材料的红糖,注入沸水加盖闷泡两三分钟,在升腾的烟火气里,有一种别样的记忆。
小时候很胖,家里人为了让我减肥,把红烧肉、糖糕都锁在碗柜里,我童年难忘的一幕就是偷吃红糖给外婆骂。
老家不远处是汪二垦殖场,那一带种植甘蔗的农民很多,是县里主要甘蔗产区,也会拉来县城卖,外婆很勤劳,自己清洗甘蔗,自己熬红糖,不用工业机器加工,每道工序都是亲自动手。
基于对红糖的喜爱,外婆熬好了一锅糖,我就脸盈盈地候在门边。一番火焰蒸腾之后,厨房里顿时飘荡起一股馨香。一砣砣红糖吃起来特别有味道。从早到晚,红糖水冲燕麦粉,红糖水冲蛋花,吃得毫无节制,也越来越胖,所以对红糖也就爱恨交加。
相比很多人,我的童年是多幸福啊,有吃不尽的甜食,没有饿过肚子,还能贪吃。
长大后,才懂红糖不仅是小孩甜嘴的零食,是中国人古老的传统饮食,药用价值也是不容忽略的。中医认为,红糖能增强人体免疫力,公元年,李时珍撰著的《本草纲目》中“砂糖”条下记载:砂糖“和脾缓肝”“补血,活血,通淤以及排恶露”。我国中医也认为,红糖性温、味甘、入脾,具有益气补血、健脾暖胃、活血化瘀的作用,是女子保养气血的首选。
适当吃,才吃出了味道,吃出了灵魂。
姜宅红糖的“甜蜜”故事
几乎每一个蔗农身上,都有一篇催人泪下的苦难史。
农业靠天吃饭,很多客观条件锻炼得他们在无数磨难面前从不绕弯。对身无分文的穷人家,要靠种植甘蔗、卖点蔗糖养活一家人,要供几个孩子上学,培养孩子直到上大学,谈何容易。
后来写农垦题材的作品,自己也接地气了。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nvzhenzia.com/nzzgx/140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