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贞子呈卵形、椭圆形或肾形,长6~8.5mm,直径3.5~5.5mm。表面黑紫色或灰黑色,皱缩不平,基部有果梗痕或具宿萼及短梗。体轻。外果皮薄,中果皮较松软,易剥离,内果皮木质,黄棕色,具纵棱,破开后种子通常为1粒,肾形,紫黑色,油性。气微,味甘、微苦涩。
饮片酒女贞子
形如女贞子,表面黑褐色或灰黑色,常附有白色粉霜。微有酒香气。
酒女贞子性状
本品甘凉清补,苦泄不腻,入肝、肾经,为凉补之品。善滋补肝肾之阴,并以此而清虚热、明目。
酒女贞子功效
1、用于肝肾阴虚的目暗不明,头昏目眩、遗精耳鸣、视力减退,须发早白,腰酸耳鸣及阴虚发热等。治阴虚发热,常配地骨皮,生地黄等同用。该品能补肝肾阴,但药力平和,须缓慢取效。
2、明目,治目暗不明。常配熟地,菟丝子,枸杞等同用。
3、治须发早白,常配墨旱莲,桑葚等同用。
4、老年人大便虚秘。
5、女贞子药理实验显示对冠心病、高脂血症、高血压、慢性肝炎等均有一定功效。
同时有研究显示,女贞子有一定保健作用,一定抗疲劳、抗衰老的作用。
女贞子的故事
相传在秦汉时期,江浙临安府有一员外,膝下只有一女,年方二八,品貌端庄,窈窕动人,琴棋书画俱通。
员外视若掌上明珠,求婚者络绎不绝,小姐均不应允。员外却贪图升官发财,将爱女许配给县令为妻,以光宗耀祖。
哪知员外之女与府中的教书先生私订了终身,又瞧不起那些纨绔子弟,到出嫁之日,便含恨一头撞死在闺房之中,表明自己非教书先生不嫁之志。
教书先生闻听小姐殉情,如晴天霹雳,忧郁成疾,茶饭不思,不过几日便形如枯槁,须发变白。
数年之后因教书先生思情太浓,便到此女坟前凭吊,以寄托哀思。但见坟上长出一株枝叶繁茂的女贞子,果实乌黑发亮。教书先生遂摘了几颗放入口中,味甘而苦,直沁心脾,顿觉精神倍增。
从这以后,教书先生每日必到此摘果充饥,病亦奇迹般地日趋见好,过早的白发也渐渐地变得乌黑了。他大为震惊,深情地吟到:“此树即尔兮,求不分离兮。”
从此,中药女贞子便开始被人们作为一味中药材使用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