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地黄号称四大主药之一。可见其在中药学中的重要地位。但是其炮制过程相当繁琐漫长,需九蒸九晒方为标准制法,才能发挥其最佳药效。现在制法变九蒸为久蒸(其实久蒸也未必办到),九晒变为一晒或短晒或烘干。
之所以产生这种制作方法。一方面是因为商人投机取巧,节省人力和物力(存心有天知),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不知道九蒸九晒的重要炮制学意义。
地黄柔润多汁,其性凉而不寒,最能濡润阴血,九蒸九晒之后,色黑如漆,味甘如饴。正符合肾的色黑,质腐,主五液,主封藏,主阴津之特质,故为入肾补肾不可替代之要药。
阳化气阴成型,阴静阳动,气为血帅,生地黄濡润清凉功著,补养力逊。先人发明的九蒸九晒炮制法,通过水火共制(曝晒为火制),蒸法促其腐熟而有补阴血之功,曝晒则吸收天地阴阳之气,使生者变熟,阴而不凝,濡而不滞,无凉遏之弊,有流动之能,正符合肾之“阴中涵阳”特征。这与补阴药中加行气温化之味的配伍原则同理。
九蒸九晒,是一个经水火锻炼,茵蕴运化的转化改性的过程,这不是化学反应可一蹴而就,不是分子裂解的机械思维可以理解的,是典型的中医思维。另外九为阳数之极,九制从数理上讲在于阳气推动阴质运转变化。
熟地的作用养血补虚
熟地甘温质润,补阴益精以生血,为养血补虚之要药,萎黄,眩晕,心悸,失眠及月经不调人群
肝肾阴虚
熟地是六味地黄丸的主要成分之一,可以填精益髓。古人称之为它“大补五脏真阴”。熟地黄能够治疗腰膝酸软、耳痛、耳鸣、遗精、盗汗肝肾阴虚等症状。
九制熟地功效:增强免疫力,滋阴补血,益精填髓,养血通脉,用于肝肾阴虚、精血两亏、腰膝酸软,面色萎黄,晕眩心悸,遗精,月经不调等症状。
熟地的用法用法:直接吃,最佳食用时间是下午以后或者晚饭前,亦可煲汤(连续用效果佳)
用量:每天一个熟地压饼
存储方法:阴凉干燥处密封存放
不适宜人群:儿童,孕妇,容易腹胀,消化不好的人群
煲汤方法
1、熟地粥
材料:熟地10克,大米克,白砂糖适量。
做法:将熟地择净,切细,用清水浸泡片刻,而后同大米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煮为稀粥,待熟时调入白砂糖,再煮一、二沸即成。
功效:养阴补血,益精明目,适用于气血亏虚,肾精不足引起的头目眩晕,视力下降,记忆减退,耳鸣耳聋,腰膝酸软,须发早白,盗汗遗精,消渴口干,肠燥便秘及女子月经不调,崩漏,不孕等。
2、熟地水鸭汤
材料:水鸭1只,金银花15克。生、熟地各10克,瘦肉克.盐适量。
做法:先将水鸭杀好洗净、瘦肉洗净切块备用。再将水鸭、瘦肉连同药材一起放入砂煲中,加清水适量,煮约4小时,最后加油、盐调味即可。
功效:具消暑清热,解皮肤湿毒之功效。
3、熟地猪肉汤
材料:猪肉克、枸杞15克、熟地15克、女贞子15克。
做法:肉与药材同时加入毫升清水炖汤,加入适量的食盐后即可食用。
功效:枸杞、熟地、女贞子味甘,均为滋阴佳品,猪肉具有补阴作用,故此方是养阴佳品,可补益肾精、滋养阴血,可适用于女性肾阴虚之不孕,证见月经频发,量少色红,手脚心热,口易渴,腰酸腿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