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典》收载:女贞子为木犀科植物女贞LigustrumlucidumAit.的干燥成熟果实。冬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枝叶,稍蒸或置沸水中略烫后,干燥;或直接干燥。本品呈卵形、椭圆形或肾形,长6~8.5mm,直径3.5~5.5mm。表面黑紫色或灰黑色,皱缩不平,基部有果梗痕或具宿萼及短梗。体轻。外果皮薄,中果皮较松软,易剥离,内果皮木质,黄棕色,具纵棱,破开后种子通常为1粒,肾形,紫黑色,油性。气微,味甘、微苦涩。按干燥品计算,含特女贞苷(C31H42O17)不得少于0.70%。由于女贞子的甘、苦,凉。归肝、肾经。在上具滋补肝肾,明目乌发。用于肝肾阴虚,眩晕耳鸣,腰膝酸软等,因而,根据中医药的比类取象理念,认为女贞子呈“肾形”者佳。因而,在过去,人们往往追求女贞子的形状是“肾形”的。因而也导致了药农在采收时尽量取肾形的。这样一些药农会提前抢青采收。在前几年这些现象比较普遍,现在少多了。那么,怎么样的女贞子呈肾形呢?这和女贞子的采收季节以及加工方法有密切的联系。正常情况下,冬季前采收的一般都成肾形,且采收的越早,其肾形越明显,并且越容易干燥,同时其果皮紧密,皱缩的纹理均匀细腻,颜色发绿(新货),但果实偏小。立冬后采收的女贞子,其肾形已不太突出,且采收的越晚,其肾形越不明显,由肾形向椭圆形转变,继而呈卵形。并且越难以干燥,同时其果皮渐趋松泡,皱缩的纹理粗平甚至翘皮,颜色发黑紫或灰黑,但果实较大。↓早期鲜果(8月初)↓中秋鲜果↓秋末鲜果↓初冬鲜果↓抢青果(晒干)↓中期果(晒干)↓晚期果(晒干)另外,《中国药典》说了,破开后种子通常为1粒,肾形,也就是有2粒的,因此,有1粒多呈肾形,但是有2粒的,则成类圆形。且采收早晚差别不大。↓早期果(晒干)中晚期果(半干)还有,其形状跟采收季节的不同,采收加工方法会有所区别。冬季前采收的,靠自然干燥(晒干或者晾干)即可,而在冬季后采收的,不便自然干燥,且越晚越难以干燥,通常需要稍蒸或置沸水中略烫后才能干燥。如果此时靠自然直接晒干的,极难干燥,且其果皮易翘离脱落,很不美观,且完整的果实很难找到成肾形的;经过蒸制或开水燀过的,较易干燥,其果皮要紧凑些,皱缩相对也大一些,部分会成肾形,但颜色偏黄。↓深棕色的直接晒干,偏黄的燀后晒干到底是不是肾形的其质量就好?答案是否定的!1、《中国药典》明确,其形状为“呈卵形、椭圆形或肾形”,未强调须肾形;2、《中国药典》明确采收季节冬季,即“冬季果实成熟时采收”,也即成熟果实。虽然采收的早(抢青采收)易成肾形且形象,但其未成熟,个体较小,且药典标示的含量“特女贞苷”不达标;3、其肾形与否也与内部种子粒数有关,通常单子呈肾形,双子呈卵形或椭圆形;4、其形状也与采收加工方法有关,晚期果经蒸或燀易成肾形,直接晒干易成卵圆形。所以说,女贞子呈肾形的其质量不一定就好。欢迎识别下方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nvzhenzia.com/nzzpz/11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