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贞子
出自:《本草正》。别名:女贞实(《本经》),冬青子(《济急仙方》),爆格蚤(《分类草药性》),白蜡树子(《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鼠梓子(《广西中药志》)。
中药图书馆
女贞子
01
性味
苦甘、平。
02
归经
入肝、肾经。
03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7.5~15克;熬膏或入丸剂。外用:熬膏点眼。
04
注意
脾胃虚寒泄泻及阳虚者忌服。
05
炮制
女贞子:拣去杂质,洗净,晒干。酒女贞子:取净女贞子,加黄酒扑匀,置罐内或适宜容器内,密闭,坐水锅中,隔水炖至酒吸尽,取出,干燥(每女贞子斤,用黄酒20斤)。
化学成分
含女贞子甙(nuzhenide)、洋橄榄苦甙(oleuropein)、齐墩果酸(oleanolicacid)、4-羟基-B-苯乙基-B-D-葡萄糖甙、桦木醇(betulin)等。
来源
为木犀科植物女贞的果实。冬季果实成熟时采摘,除去枝叶晒干,或将果实略熏后,晒干;或置热水中烫过后晒干。
生境分布
生长于山野,多栽植于庭园。分布华东、华南、西南及华中各地。主产浙江,江苏、湖南、福建、广西、江西以及四川等地。
性状
干燥果实卵形成椭圆球形,有的微弯曲,长5~10毫米,直径3~4毫米。外皮蓝黑色,具皱纹;两端钝圆,底部有果柄痕。质坚,体轻,横面破开后大部分为单仁,如为双仁,中间有隔瓤分开。仁椭圆形,两端尖,外面紫黑色,里面灰白色。无臭,味甘而微苦涩。以粒大、饱满、色蓝黑,质坚实者为佳。
功能主治
补肝肾,强腰膝。治阴虚内热,头晕,目花,耳鸣,腰膝酸软,须发早白。滋补肝肾,明目乌发。用于眩晕耳鸣,腰膝酸软、须发早白、目暗不明。
*摘录于:《中药大辞典》。
专题精选
中药科普系列--墨旱莲
中药科普系列--辛夷花
中药科普系列--川芎
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