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今天又到了微生活大抽奖的日子啦。没有得到蓝牙耳机的同学加油。有的同学居然得了两个苹果鼠标和一个老团长定制优盘。太幸运了不是。大家一起来哦,记住十一点开始,在牡丹江微生活回复“我要蓝牙”即可参与抽奖。
正宗新疆阿克苏大枣,好吃不忽悠~!
正宗新疆大枣
标准大小12元一斤
极品特大25元一斤
极甜小枣13元一斤
半干大枣7元一斤
五斤以上全城派送~!
订购张先生
牡丹江微生活已经核实,强烈推荐本产品。
小编:你好任经理,为什么咱们做起了大枣生意。
任经理:我的两个小舅子都在新疆阿克苏,一个做房地产一个在政府工作。来牡丹江看我带的水果太好吃了,牡丹江人很少吃梨,但新疆的梨,甜,水多,还有特别香味儿!苹果也是我吃过最好的,辽宁、河北我都去过比较大的果园,他们的果和新疆的没法比。大枣也是一样。阿克苏是大枣之都。比和田大枣好,之所以和田大枣有名是因为和田还产玉。
小编:这么好的枣子价格怎么样?
任经理:价格是你能买到枣子所有渠道最低的,包括网络,淘宝等等。我们的枣子是新枣,由于当地的关系我们在新疆拿到的枣子也是最好的。价格也相对低。今年这批早我们就是让大家知道有这么好的枣子。所以薄利多销。以后大家买枣子就找我们了。
小编:今后任经理有什么打算?
任经理:这批枣子是年十一月末到牡丹江的,我们打算通过这批枣子让大家知道我们。今年六月份我们还要大批的进货。量会达到七八万斤的样子。然后我们会做品牌。各个方面我们会做的更好。
小编:谢谢任经理,让我们牡丹江人吃到这么正宗的新疆大枣。祝您生意兴隆,给牡丹江人民带来更多更好的水果。
任经理:感谢牡丹江微生活,我们会让家乡人民花更少的钱,吃到更好的最正宗的水果。
为什么选择阿克苏大枣?
1·好吃又营养
阿克苏的红枣个大、皮薄、肉厚、质地较密、味甜汁多、色泽鲜亮、含糖量高,鲜枣含糖量40.5%,每克鲜枣维生素C含量毫克,可食率93%。干枣含糖量73%,制干率55%-60%,为优良的鲜食、制干兼用品种。且具有耐瘠薄、耐旱、抗干热风和盐碱的特点。枣果营养价值高,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维生素P等,而以维生素C含量最为突出,具有生津补血、降压、滋润肌肤、消除疲劳,健康美味等功效。
2·原汁原味的新疆大枣
市场上的枣,较多的是山东枣、和田枣,
那么我们的枣有什么优势呢?
山东没大枣,都是小枣,比如乐陵小枣。所以说市面卖的山东大枣基本都是假货!
和田枣比较大,但是和阿克苏的比起来,还差那么一截,原因有三:
一是,和田的枣是阿克苏嫁接过去的;
二是,和田的地理位置、气候跟阿克苏没法比;
三是,和田的红枣加工工艺不如阿克苏
阿克苏枣比较大,皮薄肉嫩,口感细腻。这和地理位置、气候有关系的~!
3·价格便宜实惠多~!
正宗阿克苏大枣现在只要12元一斤,比淘宝都便宜~!,还全城免费派送!
吃枣有什么好处,要怎么吃?
吃枣的好处
红枣有很重要的医疗价值:
1.它是一种缓和滋补剂,经常食用,对身体虚弱、脾胃不和、消化不良、劳伤咳嗽等患者很有好处。
2.它有丰富维生素C,对抗癌防癌有重要作用。
3.它含维生素PP,有健全人体毛细血管的重要作用,能防治心血管疾病和高血压。
4.红枣、浮小麦甘草煎服,对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神经衰弱具有调补作用。
5.中医学认为,枣能补中益气、滋润心肺、生津养颜、通九窍、助二经、和百药,可见药用价值之高。我国自古以来就把它作为一种补气健身食品,用于治疗贫血、胃疾和养颜益寿等大枣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并可抑制癌细胞。药理研究发现,红枣能促进白细胞的生成,降低血清胆固醇、提高血清白蛋白,保护肝脏。
经常食用鲜枣的人很少患胆结石。这是因为鲜枣中丰富的维生素C,使体内多余的胆固醇转变为胆汁酸。胆固醇少了,结石形成的概率也就随之减少。大枣中富含钙和铁,它们对防治骨质疏松和贫血有重要作用。中老年人更年期经常会有骨质疏松,正在生长发育高峰的青少年和女性容易发生贫血,大枣对他们会有十分理想的食疗作用,其效果通常是药物不能比拟的。对病后体虚的人也有良好的滋补作用。枣所含的芦丁,是一种使血管软化,从而使血压降低的物质,对高血压病有防治功效。大枣还可以抗过敏、除腥臭怪味、宁心安神、益智健脑、增强食欲。是中老年人、青少年、女性的理想天然保健食品。是病后调养的佳品。
每天5枚。生吃时,枣皮容易滞留在肠道中而不易排出,因此吃枣时应吐枣皮。枣皮中含有丰富的招牌营养素,炖汤时应连皮一起烹调。
规格展示
标准大小12元一斤
极甜小枣13元一斤
极品特大25元一斤
半干大枣7元一斤
包装展示
点击“阅读原文”更多美味大枣等您拿
跨国企业的招聘面试题目:
小明一家过一座桥,过桥时候是黑夜,所以必须有灯。现在小明过桥要1秒,小明的弟弟要3秒,小明的爸爸要6秒,小明的妈妈要8秒,小明的爷爷要12秒。每次此桥最多可过两人,而过桥的速度依过桥最慢者而定,而且灯在点燃后30秒就会熄灭。问小明一家如何过桥?(考察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及思维方式转变能力的问题)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nvzhenzia.com/hsnzz/10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