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一膳
“食中有医,医中有食”,药膳不是食物与药物的简单相加,而是在中医辨证配膳理论的指导下,由药物、食物和调料三者精制而成。其中既有药物功效,又有食品美味,用以防病治病、保健强身、延年益寿。为此,医院推出《一周一膳》栏目,为您普及药膳知识,带您吃出健康。
大寒是一年中的最后一个节气,与立春相交接,自然界和人体阴气渐渐衰落,阳气刚刚萌生。所以在饮食上与小寒应略有不同。此时在进补中应适当增添一些具有升散性质的温性食物或药食两用物品,如香菜、洋葱、芥菜、白萝卜、紫苏叶、生姜、大葱、辣椒、生姜、大蒜、茴香等,但不可过食。如此,一则为适应春天升发特性做准备,二则也可预防这个时期感冒、气管炎等高发疾病。
大寒饮食养生应遵守保阴潜阳的原则、适当增添温散食物。我国古代就有“大寒大寒,防风御寒,早喝人参黄芪酒,晚服杞菊地黄丸”的经验之谈。早晨喝补气温阳的人参黄芪酒,借助早上自然界生发的阳气,有利于身体阳气的生发、御寒保暖;晚上服滋阴补肾的杞菊地黄丸,有利于身体阴液的滋补。平日也可多食用一些滋阴潜阳且热量较高的食物,如红枣、黑豆、栗子、核桃、黑芝麻、枸杞子、桂圆、黑米、黑木耳、银耳等。
●贞芪炖母鸡●
食材:母鸡肉g,女贞子、黄芪各20g,西红花、小茴香各4.5g,精盐适量。
做法:鸡肉洗净切块,放入沸水内汆烫捞起,用冷水冲净、沥干备用。女贞子、黄芪、西红花、小茴香用小布袋包好,放入锅内,加水,再放入烫过的鸡块,大火煮沸后改小火再煮约40分钟,弃除药袋,加精盐调味即可。食肉喝汤。
注意:妇女妊娠及月经期禁用本方。
专家点评:
女贞子味甘微苦、性平稍凉,入肝、肾经,具有补益肝肾、强健腰膝、清退虚热、明目乌发的功能,主治腰膝酸软、遗精耳鸣、头昏目暗、须发早白、骨蒸潮热、心烦盗汗等病证。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女贞子还可以降血脂、降血糖、抗动脉硬化、防止肝损伤、调节免疫功能。
黄芪味甘、性温,入脾、肺经,炙用能补益脾肺、升提中气,适用于脾肺气虚所致食少便溏、气短乏力,或中气下陷引起久泻脱肛、内脏下垂等病证;生用能益气固表、托毒生肌、利水消肿,适用于气虚自汗,或痈疽不溃或溃破后疮口不易愈合,或脾虚水肿、小便短少等病症。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黄芪含皂苷、活性多糖等功效成分,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应激、降血压、抗衰老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黄芪不仅能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提高免疫功能,而且能够延缓细胞衰老的进程。
本方又名“女贞子炖鸡”,以女贞子、黄芪与补气养血的母鸡为主,合入活血化瘀止痛的西红花,以及散寒行气止痛的小茴香组成。全方共奏补益肝肾、益气养血、活血行气之功。适用于冬季或大寒时节子宫受寒所致月经推后、痛经,以及工作压力大、气血不调所致月经推后、量少、痛经、经闭、不孕等病证的调治;也适用于气血不足之人感冒等外感病证的预防。
供稿
程友桂
编辑
韩 爽
校对
王加华
审核
顾月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